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0-28
點擊次數:134
UV 法 COD 在線監測儀器的選型與采購需綜合考慮技術性能、應用場景、成本效益等因素,確保所選儀器滿足實際需求,核心指南如下:
技術參數核查
核心參數:
量程:根據監測對象選擇(如地表水 0-500mg/L,工業廢水 0-5000mg/L),優先選擇量程可切換的儀器。
檢出限:地表水監測需≤2mg/L,工業廢水可放寬至≤10mg/L。
重復性:≤3%(標準溶液),≤5%(實際水樣)。
零點漂移:≤0.01Abs/24h,量程漂移:≤±5%/24h。
響應時間:≤5 分鐘,滿足實時監測需求。
抗干擾能力:根據水質特點選擇,如高濁度水樣需具備雙波長濁度補償,高鹽水樣需具備氯離子校正功能。
合規性驗證
資質認證:
必須具備《環境保護產品認證證書》(CCEP 認證),符合 HJ/T 191-2005 標準。
數據傳輸需兼容 HJ 212-2017 協議,確保能上傳至環保部門平臺。
危險場所使用的儀器需具備防爆認證(如 Ex d IIB T4)。
業績案例:要求廠家提供 3 個以上同類應用案例(如相同行業或水質場景),并可實地考察儀器運行狀況。
成本效益分析
總成本構成:
采購成本:儀器裸機價格,注意是否包含安裝調試費、培訓費用。
運維成本:年均耗材(濾膜、泵管、光源)費用、人工維護費用(按每年 12 次計算)。
能耗成本:年均電費(按功率 5W,每天 24 小時計算,約 10-20 元 / 年)。
性價比評估:以 5 年總擁有成本(TCO)為指標,而非僅看采購價格,例如某儀器采購價高 20%,但運維成本低 50%,5 年 TCO 反而更低。
售后服務評估
服務響應:要求廠家提供 7×24 小時技術支持,故障響應時間<2 小時,現場服務到達時間<48 小時(偏遠地區可放寬至 72 小時)。
備件供應:在國內設有備件倉庫,常用備件(如光源、濾膜)供貨周期<3 天。
培訓服務:提供至少 2 次現場培訓,內容包括儀器操作、校準、日常維護、故障排除,確保用戶能獨立運維。
采購流程建議
需求調研:明確監測點水質特點(如 COD 范圍、濁度、鹽度)、安裝條件(供電、通訊、空間)、數據用途(環保上報、工藝控制)。
招標參數:將核心技術參數(如量程、檢出限、認證要求)寫入招標文件,避免模糊描述(如 “符合相關標準" 應具體到 HJ/T 191-2005)。
現場測試:中標后要求廠家在實際監測點進行 72 小時現場測試,用標準溶液和實際水樣驗證儀器性能,達標后方可驗收。
通過以上指南,可確保采購的 UV 法 COD 在線監測儀器技術先進、適用可靠、成本合理,滿足長期穩定運行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