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1-12
點擊次數:50
電極法氨氮監測儀的核心部件(電極、信號放大器、通訊模塊)對電磁干擾敏感,強電磁環境(如高壓輸電線路、電機、對講機)可能導致測量值漂移、通訊中斷,抗電磁干擾設計是確保儀器穩定運行的關鍵,核心技術如下:
硬件屏蔽技術
電磁屏蔽外殼:儀器主機采用鋁合金壓鑄外殼(厚度≥2mm),外殼表面導電氧化處理,形成法拉第籠結構,屏蔽外部電磁輻射(如射頻干擾)。外殼接縫處采用導電膠密封,確保縫隙<0.1mm,避免電磁波從縫隙滲入;進出線口采用電磁屏蔽格蘭頭,線纜穿過時通過密封圈緊密接觸,消除屏蔽斷點。
內部模塊隔離:
敏感模塊(電極信號放大電路、A/D 轉換模塊)安裝在銅制屏蔽盒內(厚度 0.5mm),屏蔽盒與主機外殼可靠接地(接地電阻<4Ω),阻斷內部電磁耦合(如電源模塊對信號模塊的干擾)。
強電模塊(電源、加熱模塊)與弱電模塊(CPU、通訊模塊)物理分離,間距≥10cm,強電線路采用穿金屬管敷設,減少電磁輻射。
電路抗干擾設計
電源抗干擾:
電源輸入端加裝EMI 濾波器(如雙級濾波器),抑制從電網引入的傳導干擾(如雷擊、電壓波動),濾波器插入損耗需>40dB(10kHz-100MHz)。
采用隔離電源模塊(隔離電壓≥2500V),將強電(220VAC)與弱電(5VDC、12VDC)玩全隔離,避免強電干擾通過電源傳導至弱電電路。
信號線路抗干擾:
電極信號線采用雙絞屏蔽線(屏蔽層覆蓋率>90%),單端接地(僅在儀器端接地,避免地電位差導致干擾),絞距≤10mm,減少電磁感應面積。
信號放大電路采用差分放大設計,通過兩個對稱輸入端抑制共模干擾(如電磁輻射在兩根信號線上產生的相同干擾),共模抑制比(CMRR)需>80dB(50Hz)。
軟件抗干擾措施
數字濾波算法:對電極采集的原始電勢信號采用滑動平均濾波(取連續 5-10 個采樣值的平均值)和中位值濾波(剔除異常峰值),消除瞬間電磁脈沖導致的信號波動(如電機啟動時的干擾)。
數據校驗機制:通訊數據采用CRC 校驗(循環冗余校驗),每幀數據附加校驗碼,接收端校驗數據完整性,若校驗失敗則要求重發,避免電磁干擾導致的數據傳輸錯誤(如誤碼、丟包)。
watchdog 定時器:在 CPU 中集成 watchdog 定時器,當程序因電磁干擾 “跑飛" 時,定時器超時自動復位 CPU,確保儀器恢復正常運行(復位時間<1 秒,不影響數據連續性)。
安裝與接地規范
接地系統:儀器需獨立接地,接地體采用 φ50mm 鍍鋅鋼管(長度 2.5 米),埋深>0.8 米,接地電阻<4Ω;若現場接地電阻超標,可添加降阻劑(如膨潤土降阻劑)降低電阻。
線纜敷設:電源線與信號線分開敷設(間距≥30cm),避免平行敷設;若需交叉,采用垂直交叉(角度 90°),減少耦合干擾;信號線遠離強電磁源(如變壓器、電機),距離>5 米。
現場防護:戶外安裝的儀器遠離高壓輸電線路(距離≥20 米)、廣播發射塔(距離≥50 米),若無法避開,需加裝外部電磁屏蔽罩(如鐵制圍欄),進一步衰減電磁輻射。